今日是:

  有些父母对孩子,总像是上级对下级那样,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尊严而不顾及孩子的想法。这样做,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,还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,破坏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,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。

  究其深层原因,主要是内心有两个想法在作怪。

  第一个想法是“我背负着他的现在及未来好坏、成败的责任”--就为了尽到这种责任,因此不该由我安排的,也独断地替孩子安排;不该干涉的,也忍不住要干涉,分不清父母与孩子各人应该负责的权限,都是因为这个想法所造成的。

  父母真的背负着子女一切好坏成败的责任吗?仔细回顾一下自己曾经走过的历程吧!几十年来,我们有多少学习与体验,不都是在离开父母之后才开始的吗?也有不少次的成功,与父母并无绝对的关系;当然有更多的挫败,父母根本是爱莫能助;只有靠我们自己去承担,才又一路走来的。所以父母固然影响很多,但却绝不是全部。

  第二个想法是“孩子是属于我的”--因此孩子与我,只是一个从属关系。永远不可能是一个独立、可以与我平等的个体,所以,做父母的我们,便以为可以任意的处置他们,如我们在意时,就给他许多爱,不喜欢他的时候,便任性的对他大吼“你去死”、“你出去”,如此这般地滥用亲权,一点都不客气。

  其实孩子只是借着父母的关系,来到这个世界而已,他属于大自然,为社会所共有,他并不仅属于父母,父母只有用自然的方式,把他教养成社会人的义务,没有操纵他生杀大权的权利。此外孩子也只是属于他自己,最终他要走的是他自己的人生路,要过的是他自己的日子,父母应该尊重他的归属权和处置权。

  只有尊重和平等,父母与孩子才能沟通、交流,父母也才能理解孩子。

  一位妈妈领着孩子走进田野。突然孩子脱开妈妈的手,蹲到一株美丽的花朵前,说了许多悄悄话。妈妈奇怪地问:“为什么要蹲下去呢?”孩子回答:“它听不见呀!”妈妈明白了,只有当他们平行的时候,才实现了心灵的交流。

  知道了这个小故事,家长是不是应该受到点教训,反省反省自己?孩子都懂蹲下去和花儿说话,我们应不应该学习学习。有好多家长,以为孩子还小,什么都不会,懒得理睬孩子,不愿意平等地与孩子说话,忽视孩子那些无穷无尽的奇怪的想法和异常的举动。总是高高在上,摆着大人的谱,看孩子什么都不顺眼,什么都不懂自己的心意。他们总是高声训斥,厉声地责骂,冷酷地挖苦,粗暴地强制,其实他们虽然是大人,可也不是什么都懂,孩子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的确不少。

  一位母亲尊重女儿,以平等心态走进女儿的世界:

  10岁的女儿接到警察局寄给她的一封信。她拆开时,母亲好奇地问:“什么事?"

  她说:“没什么。"

  母亲还是很好奇地看着女儿。女儿有点顾虑地把信拿给母亲看,说:“三个月前,我捡到一个发夹,送到警署招领。现在发夹没人领,警署说属于我了,要我去拿。”她补充说:“发夹镶有钻石,我想是假钻,有一点锈,不过不仔细看,是看不出来的。"

  母亲看着信,吃吃笑了起来,女儿把信收回,生气地说:“就知道你会笑,有什么好笑。”母亲收住笑容,原来女儿料定母亲会笑,所以一开始就不愿意告诉母亲这件事。

  孩子认真刻意地追求一种美好的境界,在父母眼中竟然滑稽可笑,大人们往往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忽视了童心的可贵。幸好,这位母亲很快醒悟过来告诉女儿,要跟她一起去领取发夹。

  “真的?太好了,妈妈!”孩子兴奋得脸都红了。

  千说万说,说到底就是一句话,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站在大人的高度上看孩子,应该蹲下去看孩子,这样才能看懂孩子。
 

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