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和妻子回到家里的时候,发现厨房一片狼籍,炉台上全是黑乎乎、粘嗒嗒的东西,就好象刮过了一场龙卷风。儿子听见我们回来,兴奋地从书房跑出来。他说他正在给我们烙馅饼,可惜面和水的比例总是掌握不好。
一天的劳累让我变得怒不可遏,我大声吼道:“谁允许你动水和面粉了?”之后,我看到了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:大滴泪珠从我们四岁的儿子脸上滚落下来,落在他乖乖地捧着的那个装着黑乎乎面糊的碗里。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粗暴。我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孩子,他只是想做些自己认为非常了不起是事情,并且给我们一个惊喜而已。
从这一天开始,我尝试告诉自己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孩子的那些坏表现,只看阳光,而不看阴影。因为如果父母总是被孩子无拘无束的童趣而激怒,对孩子非常不公正,也会给整个个家庭笼罩上一层阴云。
其实,当我们好好回忆一下孩子们激怒我们的“恶性事件”,就会发现几乎每件事情后面都有让我们感到高兴的一面,比如孩子新学到的技能、孩子的探索精神。那么作为年长他们几十年的成年人,我们为什么不能换种心情、换个角度来看待呢?
孩子的“坏”表现——偷玩具
2岁的孩子在小区里和小朋友玩的时候,总是喜欢把别人的玩具偷偷拿回家。
换个角度看看:占有是小孩的天性,所以不能把2岁孩子偷拿玩具的行为看成是品行问题——爱占小便宜或者喜欢偷东西。一直到3岁以前,都是孩子开始发现自我的过程。他们慢慢能够区分“你的”和“我的”,进而他们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确定自己的存在。因此,如果你让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是毫无意义的,那简直就像拿走他的一只胳膊。
该怎么做?
*让小孩子轮流“占有”玩具。一起玩耍的时候给他们制定一个顺序。“思涵先玩10分钟,然后交给可文玩!”你可以让可爱的闹钟帮助你提示孩子:“交换玩具的时间到了!”
*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,并不是所有玩具都属于他,每个人只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带回家。
*当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,允许孩子把他最喜欢的玩具藏起来,剩下的和大家一起玩。
孩子的“坏”表现——磨磨蹭蹭
当大人急着出门的时候,孩子却总是磨磨蹭蹭地研究鞋子。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,小家伙不断被路边的小蜗牛吸引,20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30分钟。
换个角度看看:首先我们应该知道5岁以下的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。然后我们应该为孩子乐于探索世界而高兴。”
该怎么做?
*如果是非常着急的事情,你就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们在赶时间,然后给他一分钟,让他和他正热衷的事情先告个别。
*如果你一分钟都等不了,一定要马上把孩子带走的话,请向他道个歉。
*如果你并不着急,那么不如放松心情,和孩子一起游手好闲一会儿。
孩子的“坏”表现——频繁开关灯
两岁的小家伙把电灯开开关关50次以上了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,你的神经已经比电灯泡还要脆弱了。而在一天以前,他故意把奶嘴扔到地上33次。
换个角度看看:其实孩子是在探询某些规律:他发现开关朝上,灯就亮了,朝下,灯就关了;他想知道第34次扔奶嘴之后,你还会不会帮他捡。
该怎么做?
*对于探究开关的孩子,你要么把他从开关前带走,要么让他安心探索直到他弄明白,甚至厌烦了为止,反正从那以后,他就该再没兴趣去碰电灯开关了。
*至于爱玩奶嘴的孩子,不妨和他一起玩,直到他厌烦。如果你没有兴趣和他玩,那么捡起奶嘴不要还给他好了,但是也不要责骂他。
孩子的“坏”表现——在墙上画画
孩子们似乎对洁白的墙壁情有独钟,最喜欢在那里施展他们的绘画才能。
换个角度看看:在墙壁上创作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,而且孩子们会认为他的行为没有伤害到任何人。
该怎么做?
*如果你不反对孩子称为墙头艺术家,可以房间里贴上一层比较厚的白纸,比如挂历的背面,或者美术商店的素描纸,这样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作画了。
*如果你确实不想让家里变成儿童美术展,放眼望去全是孩子的即兴创作的话,你可以跟孩子商量好可以画画的区域,或者给他提供一个图画架,让他感受一下像画家那样站着创作的感觉。
*如果孩子喜欢画画,而且很有创造力,最好把他的作品挂在家里的墙上,给他一种成就感。
孩子的“坏”表现——把妈妈当作出气筒
孩子每到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对妈妈发脾气,骂妈妈是“傻瓜”,甚至用小拳头往妈妈身上招呼。
换个角度看看:虽然这种行为是不对的,但是这种情绪发泄的方式只能说明孩子对妈妈非常信任和依赖。因为孩子即使再生气,也不会骂幼儿园老师或邻居是傻瓜,而即使他打妈妈,妈妈也会爱他。
该怎么做?
*立即对孩子说脏话和拳脚相加的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:“妈妈不喜欢听你这么说话!”还可以再补充说:“你这样说让妈妈心里特别难过。”
*点到即止,即不要说太多的话,也不要表现得过分生气,更不要因此惩罚孩子。
当我们习惯了对孩子的行为“另眼”看待之后,就会发现很多“坏”行为并不都很糟糕,这里面还有很多足以让你欣喜或自豪的举动呢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成年人的生活中,也需要另眼看世界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