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,在民间俗称“光棍节”的日子里,某外企的部门经理小丁早早就计划着与“棍友们”一同出去登山,以逃避母亲“就你到现在还单着吧”的舆论压力。作为一个成功的白领女士,年过三十的她却还是孑然一身,是典型的“北大荒”——身在北京、大龄、至今“荒”着。小丁并不是不想结婚,但工作实在太忙,经常国内国外四处出差,再加上职位高、收入不菲,这样一来,她再想找个条件相当的如意郎君就不那么容易了。
在笔者的印象中,只有那些条件不好的人才找不着对象,成为“剩男剩女”。诸如小丁这样各方面都不错的“白马王子”或“白雪公主”,早就应该“男大当婚女大当嫁”,在爱情的路上采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芬芳了。可就是这些现代职场佼佼者,在一路打拼、一路寻觅中,竟然阴差阳错般蹉跎下来,蓦然间成了被剩下的那一小撮人,并落得个“剩男”、“剩女”的名号。据报道,在人才密集的京、沪、穗等地,大龄单身情况更加普遍,IT业大龄未婚者比例比其他行业更高,“女棍儿”的队伍也日渐庞大。
“剩男剩女”之所以“青睐”成功人士,并不是他们不想“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”,其原因大致有三:一是工作压力大,面对教育、医疗、住房“新三座大山”疲于奔命,在追求事业中错过了择偶的最佳年龄;二是交友面窄,缺少与社会交流尤其是和同年龄层交往的机会,同事之间也忌讳互相询问婚姻家庭等个人隐私问题,即使有情,也是“爱你在心口难开”;三是求偶标准太高,不仅相貌要顺眼,气质要不凡,性格要随和,品质要样样兼备,经济收入也要与已相匹配,约了“奥迪”又想找“奔驰”,看上“奔驰”又想找“宝马”,人为地缩小了自己的选择空间。
无论“剩男剩女”的单身生活焦虑不安还是甘之如饴,但他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,诸如焦虑、忧郁自卑、封闭、挑剔、逆反等等,却让人不可小视。当“有对象了吗”、“你结婚了吗”、“孩子多大了”等成为父母例行公事式的“催促”或亲朋同事之间的“询问”,相信不少“剩男剩女”都会尴尬不已。虽然不少人表面上们对此是一笑而过,假装不在乎,但实际上或多或少会在心底产生“涟漪”。一些人在内心着急的同时,还会产生自卑感,或者伴随回避的情绪,感觉自己在社会上茕茕孑立,无归属感,严重的还会引发与父母之间的矛盾,造成亲情缺失。
由是观之,“剩男剩女”不仅是一个新兴名词,已成了一种社会现象。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,一是需要每个个体丢掉心理包袱,不再用理想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男男女女,少点挑剔,多点宽容,水到渠成地找到自己归宿;二是需要周围的人多多关心,并根据不同性格情况区别对待;三需要家人和亲戚朋友的理解,不宜对他们“逼”得太紧,人为地增加他们的压力。毕竟他们只是“剩男剩女”,而非“圣男圣女”,谈婚论嫁的事,还是遵守红尘中的规则,顺其自然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