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。健全的人格含义甚广,其核心部分是人们的性格。人们的性格形成尽管有先天因素,但后天的教育训练更为重要。通常来说,健全的人格主要涵盖以下内容:
1.自我意识良好:人们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自我观察,自我表现认识,自我表现判断及自我表现评价。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,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及周围事物,才可能减少心理负担或应激,才能使自己有恰当的期望值,而不会由于期望过高,反复忍受失败和挫折所带来的痛苦,失望或抑郁及焦虑。
2.良好的社交能力: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,就会产生种种的心理冲突或矛盾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必须遵循以下原则:
(1)平等的原则:人们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。
(2)相容的原则:人们各有自己的性格特点。与人交往、处世要心胸开阔,谦虚谨慎和宽容,要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,不能只图私利,斤斤计较。
(3)互利互惠原则。
(4)信用原则:谨遵诺言,以诚相见,热情友好,不卑不亢。
3.情绪稳定,心态平静:我们遇到高兴的事不可得意忘形,遇到不愉快之事,也不应暴跳如雷,遇到悲伤之事,也不可悲痛欲绝而不能自拔。一事当前,要面对现实,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,对原则问题要严肃对待,平静处理,对鸡毛蒜皮之小事不要过多计较。
4.善于自我控制:指人们对自己的思维,情绪及行为能自觉地加以调控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,应不断积累经验,吸取教训,使自己不断加强自我表现调控能力。
5.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耐受性及康复能力:不遇到精神刺激或压力的人是不存在的。人们既有成功愉快的准备,也应有遇到困难、遭受失败或遇到挫折的准备。如果我们有一定的思维准备,我们就会提高对精神刺激的耐受力。当人们蒙受严重打击或委屈后,任何人都会出现情绪反应,焦虑抑郁情绪也在所难免。但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此阶段,而应尽早走出困境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康复力。
乐观通达,面对现实,对事业有进取之心而不好高骛远,与人相处要以事业为重,以友谊为重,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,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,均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。